泗水玫瑰

泗水玫瑰,学名 (Pterapogon kauderni),俗称珍珠飞燕、邦盖红衣主教鱼、长鳍玫瑰、库氏天竺鲷,是一种迷人且相对独特的海水观赏鱼,以其优雅的姿态、独特的繁殖方式和有限的分布范围而闻名。泗水玫瑰的分布极度有限,仅发现于印度尼西亚的邦盖群岛 (Banggai Archipelago) 及其周边极少数岛屿。这使得它在野外濒临灭绝,IUCN 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。泗水玫瑰在水族爱好者和保护生物学领域都备受关注。爱好者和玩家必须购买人工繁殖的个体,保护野生种群。

样式

泗水玫瑰鱼的体型较小,成鱼体长通常在 5-7 厘米左右,体色为银白色至珍珠灰的基色,身体上有三条醒目且垂直的黑色条纹,第一条穿过眼睛,第二条位于身体中部,约在背鳍第一硬棘下方,第三条环绕尾柄基部。斑点是泗水玫瑰最显著的特征之一,背鳍和臀鳍的鳍条极度延长,形成飘逸的丝状,在延长的鳍条以及尾鳍上,布满了醒目的白色圆点。在鱼的身体上,尤其是在条纹之间,也可能散布着较小的白点。它们比较醒目的特征是第一背鳍高大,通常呈黑色或深色,眼睛大而黑。

习性

泗水玫瑰鱼的性格非常温和胆小,几乎没有攻击性,不会骚扰其他鱼类或无脊椎动物,包括虾蟹。它们是珊瑚缸和混养缸的理想居民。在社交性方面,泗水玫瑰高度群居,在野外和人工环境中,它们都形成紧密的群体,通常 5-20 条或更多。建议在饲养时保持至少 5-7 条以上的群体,单独或少量饲养会导致紧迫、食欲不振、躲藏甚至死亡。泗水玫瑰偏好在水体中下层活动,尤其是在有海胆、珊瑚或海葵提供庇护的地方,它们会成群在这些庇护物上方或周围游弋。泗水玫瑰的领域性非常弱,群体内部也很少争斗。

食物

泗水玫瑰鱼的食性为肉食性,在野外主要捕食小型浮游生物和小型甲壳类。人工饲养条件下,新鱼可能比较挑食,需要时间过渡来适应人工饲料。推荐小型肉食性颗粒/薄片饲料,高质量的专用海水鱼饲料是基础。泗水玫瑰非常适合冷冻食物,如糠虾、丰年虾、桡足类、小型切碎的虾肉和贝肉等,这些是它们非常喜爱的食物。投喂泗水玫瑰鱼建议少量多餐,每天 2-4 次,食物颗粒要足够小,适合它们的小嘴,确保群体中的所有个体都能吃到食物,避免弱势个体挨饿。

繁殖

泗水玫瑰鱼最显著特点是雄性口孵,这是它们最著名的行为。泗水玫瑰通过求偶,在群体中形成配对,但不一定终身。雌鱼产下通常 25-50 枚大而透明的卵,直径约 2.5mm,雄鱼立即受精。随后雄鱼将受精卵全部含在口中进行孵化。此期间雄鱼几乎不进食,靠消耗自身能量维持。雄鱼口孵期大约持续 20-30 天,时长取决于水温。卵在口中孵化成仔鱼,当仔鱼发育完全,卵黄囊吸收完毕,具备游泳和摄食能力后,雄鱼会将它们释放出来。释放出的幼鱼是已经完全发育好的微型成鱼形态,长度约 8-10mm,能自由游泳和捕食。在水族箱中成功繁殖的例子越来越多,是海水繁殖爱好者的一个目标。关键是提供稳定优质的水质、充足合适的食物,尤其是幼鱼需要极微小的活饵如轮虫、刚孵化的丰年虾,以及一个没有捕食者的环境,这通常需要将雄鱼或幼鱼隔离饲养。

饲养环境

鱼缸尺寸建议不少于 150 升。虽然鱼小,但它们需要群体生活,并且需要一定的开放游泳空间和足够的庇护所,大的水体更有利于群体稳定和水质管理。饲养泗水玫瑰的温度在 24℃-28°C 之间,盐度在 1.020-1.025SG,pH 值在 8.1-8.4 之间,硬度在 dKH8-12,氨/亚硝酸盐需为 0 。泗水玫瑰对硝酸盐极其敏感,需保持在极低水平,小于 10ppm,高硝酸盐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。建议每周换水 20% 左右,强大的生物过滤和规律的换水至关重要。泗水玫瑰喜欢中等偏弱的水流,水族缸中当避免强乱流。水体造景的关键是提供大量安全的庇护所,理想选择是长刺海胆, 它们在野外极度依赖海胆,尤其是 Diadema setosum 的长刺作为庇护所,在水族箱中提供长刺海胆是最符合其天性的环境,能显著降低紧迫感。健康的硬珊瑚、软珊瑚丛 (如手指皮革、麦穗等) 或海葵 (如奶嘴海葵) 也能提供良好的庇护。岩石的搭建要具有足够多的洞穴、缝隙和悬垂结构的活石造景,同时泗水玫瑰也需要一定的开放水域供群体游弋。泗水玫瑰鱼非常适合与温和的小型鱼类混养,如小丑鱼、虾虎鱼、小型隆头鱼、小型神仙鱼、清洁虾、寄居蟹、观赏蟹、海星以及珊瑚等共处。必须避免任何可能攻击或捕食它们的鱼类,如大型隆头鱼、大型神仙鱼、河豚、狮子鱼、鳗鱼等。

鱼病防治

泗水玫瑰鱼对水质波动和压力非常敏感,这使它们容易患病,预防远胜于治疗。爱好者们要购买人工繁殖个体,这是最重要的。野生种群濒危,且人工繁殖个体更能适应水族箱环境和人工饲料,体质通常更好,带入寄生虫疾病的风险也低得多,可以选择信誉良好的繁殖者或经销商。所有新鱼在放入主缸前,必须在单独的检疫缸中观察至少 4-6 周,这能及早发现和治疗疾病,防止病源传入主缸。饲养泗水玫瑰需要维持卓越水质,重点是极低的硝酸盐和零氨氮零亚硝酸盐。使用 RO/DI 水配制盐水规律换水,提供强大的蛋白质分离器、充足的活石以及高质量生物滤材是基础。形成定期测试水质参数的习惯。减少鱼的紧迫感,保持足够大的群体在 5-7 条以上,提供充足且合适的庇护所。保持光照规律,操作鱼缸时动作轻柔,避免突然的强光或噪音惊吓。提供优质多样化的食物增强免疫力,避免过度拥挤,控制生物负载。泗水玫瑰常见疾病及应对: 1 、白点病 (Ich/Cryptocaryon irritans):最常见的寄生虫病。表现为身体和鳍上出现细小的白色盐粒状斑点,鱼可能擦身、呼吸急促、躲藏、拒食。必须在治疗缸中进行,主缸需要经历至少 6-8 周的 「空缸期」 以中断寄生虫生命周期。治疗常用的有铜药 (严格按照说明使用,铜对无脊椎动物剧毒) 、低比重疗法 (缓慢降低盐度至 1.009 SG 并维持数周) 、氯喹磷酸盐、市售白点特效药。治疗期间需加强打气。 2 、丝绒病 (Velvet/Oodinium):该病比白点更致命。表现为体表覆盖一层细密如天鹅绒般的金黄色和棕灰色薄膜,鱼因鳃部受损呼吸极度急促,可能在短时间内大量死亡。需紧急治疗,必须在治疗缸中进行,空缸期同白点病。常用治疗方法是使用铜药 (效果较好) 、氯喹磷酸盐。一定要尽快治疗。 3 、细菌感染 (Bacterial Infections):可能由水质不良、外伤或紧迫引起,表现为烂鳍、体表溃疡、红肿、突眼、腹水、鱼无精打采。在治疗上改善水质是首要任务。在检疫缸中使用抗生素治疗,根据症状选择水溶性抗生素如土霉素、呋喃西林等,或注射治疗,需准确判断病因。 4 、寄生虫 (其他 Internal/External Parasites):包括吸虫、线虫等。症状可导致消瘦、腹胀、排便异常、体表粘液增多等。治疗上通常在检疫期通过淡水浴、福尔马林浴或专用驱虫药处理。确诊需要显微镜检查。 5 、营养性疾病:长期食物单一导致营养不良、免疫力下降。在预防及治疗上需提供丰富多样且营养均衡的食物,可添加维生素补充剂。  

 

 

THE E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