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龙:养熟之后,它会像小狗一样跟你互动;用最凶的脸,卖最憨的萌

雷龙鱼,学名通常指鳢科鱼类,并非单一的物种,而是一个庞大的家族。它们原产于亚洲的淡水流域,从南亚的印度、斯里兰卡到东南亚的泰国、越南、马来西亚等地都有分布。雷龙鱼以其强健的体魄、顽强的生命力和类似 「龙」 的威猛外形而受到水族爱好者的喜爱。

样式

雷龙鱼的体型通常呈长筒形或稍侧扁,背鳍和臀鳍很长,尾鳍呈圆形。它们的显著特征是拥有辅助呼吸器官——鳃上器,可以直接呼吸空气,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缺氧的水体中生存。市场上常见的观赏雷龙鱼品种繁多,体型和颜色差异很大。
1、小型雷龙 (10-20 厘米)
七彩雷龙:体色绚丽,有蓝色、绿色、红色等斑点,非常受欢迎。
酒红雷龙:通体呈深酒红色,优雅神秘。
阿萨姆雷龙:体型小巧,色彩斑斓。
2、中型雷龙 (20-40 厘米)
黄金眼镜蛇雷龙:最著名的品种之一,体色金黄,带有黑色条纹,体型巨大,价格昂贵。
幻彩蓝宝石雷龙:体色以蓝色为基调,点缀着黑色斑点,雄壮威武。
巴卡雷龙:被誉为 「雷龙之王」,体色湛蓝,极为稀有和昂贵。
3、大型雷龙 (40 厘米以上)
五点雷龙:体型巨大,适应力强,但需要非常大的水族箱。

习性

雷龙鱼有强烈的领地意识,尤其是成年后,通常不适合与同类或其他鱼类混养,否则容易发生打斗,造成伤亡。它们是出了名的 「跳缸专家」,任何一个小缝隙都可能成为它们 「越狱」 的通道,因此鱼缸必须加盖。经过驯养后,许多雷龙鱼可以识别主人,会主动向主人索食,互动性非常好。它们喜欢在底层活动,常常躲藏在障碍物中。

食物

雷龙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。在野外,它们捕食小鱼、小虾、昆虫幼虫等。在水族箱中,可以喂食小鱼、小虾、红虫等,需先消毒处理,以防止带入病菌。也可喂食冷冻饵料,如冷冻红虫、冷冻虾肉、冷冻鱼肉。亦可喂食人工饲料,如高品质的肉食性鱼类沉底饲料,但需要训食。饲养雷龙当注意食物应多样化,以保证营养均衡。避免喂食过多的哺乳动物肉类 (如牛肉),因为其脂肪不易被鱼类消化。

繁殖

雷龙鱼的繁殖相对有难度,但非常有趣。
配对:自然配对成功率低,最好从小群养,让其自行配对,或购买已配对的成鱼。
产卵前:配对成功的亲鱼会一起清理产卵场地 (如平坦的石块、陶罐)。
产卵与护卵:雌鱼产卵后,雄鱼会使其受精。雷龙鱼是口孵鱼类,通常是雄鱼或将卵含在口中保护,直到孵化。期间亲鱼极具攻击性。
鱼苗:孵化后的鱼苗由亲鱼带领活动,可以喂食丰年虾幼虫等微小活饵。

饲养环境

根据成体大小选择,小型雷龙至少需要 40-60 厘米的缸,中型需要 60-90 厘米以上,大型则需要 1.2 米以上的大缸。鱼缸必须加盖!并且要压重物,防止其顶开。在造景山当提供充足的躲避处,如沉木、岩石、陶罐、水草 (可选择坚硬的水榕类,防止被破坏),这能帮助它们建立领地,减少紧张感。它们对水质要求不苛刻,但保持稳定是关键。适宜水温为 22℃-28°C,pH 值中性或弱酸软水为宜。定期换水每周 1/4 左右。过滤使用中等强度的过滤即可,它们不喜欢强水流。

疾病的防治

雷龙鱼非常强健,疾病通常由环境恶化、应激或外伤引起。当以预防为主,保持水质稳定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,避免应激,不要突然惊吓它们,提供足够的躲避空间。新购买的鱼要先在隔离缸中观察一段时间再放入鱼缸,日常饲喂中活饵要清洗消毒。在这里我们介绍几种常见疾病与治疗。
外伤/感染:因打斗或跳缸造成。保持水质清洁,可在伤口处涂抹黄粉等抗菌药物,严重时需隔离药浴。
水霉病:体表出现棉絮状菌丝。可通过升温到 30°C 左右并下盐千分之三治疗,或使用甲基蓝等药物治疗。
白点病:体表出现小白点。升温 30°C 左右并下盐通常有效,严重时使用白点净。
蒙眼/突眼:通常由水质恶化引起。立即改善水质,通常可以自愈,严重时需用药。
肠炎:表现为白便、拒食。可使用甲硝唑等药物药浴或拌入饵料中喂食。
我们饲养雷龙鱼的关键在于提供一个安全、稳定、有归属感的环境。只要做好这几点,便能欣赏到这种充满魅力的 「水中精灵」 所带来的独特乐趣。
THE END